凭啥别人的棚 “旱涝保收”?因为他们装了 “自动施肥大脑”
陕西温室里,不少农户仍在为旧棚浇水施肥犯愁:要么浇水太多烂了根,要么施肥不足长势差。但在杨凌常青温室公司改造的旧棚里,却能实现 “旱涝保收”,关键就在于装上了被称为 “自动施肥大脑” 的水肥一体化智能设备。
这套智能系统堪称旧棚施肥浇水难题的 “终结者”。旧棚常见的施肥浇水痛点,在这套系统面前迎刃而解。过去凭经验浇水,常出现东边棚干旱、西边棚积水的情况;手动撒肥不仅费时,还容易造成肥料分布不均。而杨凌常青设计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,通过土壤传感器实时监测湿度和养分含量,数据直达控制终端。当土壤水分低于阈值,系统会自动开启滴灌;当氮磷钾含量不足,肥料会按比例..注入水管,顺着滴头流到每株作物根部。
陕西渭南一位农户的 5 年旧棚改造后,效果十分明显。改造前雇人浇水施肥,每亩地人工成本每月要 300 元;改造后系统自动运行,人工成本直接省了八成。更关键的是,过去水肥利用率不到 50%,现在提升到 80% 以上,番茄亩产增加了 1500 斤。这正是因为系统能根据作物生长阶段调整用量 —— 苗期少肥少水,结果期多补磷钾肥,完全贴合作物需求。
别再让浇水施肥拖了产量后腿。给旧棚装个 “自动施肥大脑”,既能解决人工难题,又能让每一滴水、每一勺肥都用在刀刃上 —— 这正是别人的棚总能稳产高产的秘密。